深沟球轴承代理-赛襄轴承网站资讯:近几年,在大连港各生产作业区,一个显著的变化是“无人值守”的港区越来越大。跟智能集装箱大门控制系统一样,自2010年无人值守衡重管理系统上线后,对过磅汽车实现了自动拍照、录像和监控。其全程通过计算机管理的门禁通行,计磅后直接统计数据,使车辆过磅称重的时间大大减少。现在,这一系统已广泛用于大连港的码头、仓储货运、物流运输以及堆场等单位。
港口生产现场人越来越少。传统的集装箱理货,需要人工采集信息,手动录入,之后通过对讲机等方式传送。从今年开始,10几台高清摄像头在大连港外轮理货公司“上岗”,这些高科技“眼睛”通过嵌入集装箱岸桥的OCR识别服务器,能将自动识别的集装箱箱号、箱型、残损等状况,在瞬间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客户。
信息技术搭建起“智慧口岸”。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船目前在全球的哪个港口靠泊?当地的天气状况如何;一艘即将出港的客船舱位还剩多少?有哪些旅客登船?要想弄清这些信息,只需轻点屏幕,都能一目了然。
大连港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是大连港近几年“智慧港口”建设的一个缩影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调度指挥平台,它已经不仅局限于某一个专业物流领域,而是由点及面,覆盖到了港口生产的各个板块,嵌入到港口物流的各个环节。
信息技术在港口生产运用中“穿针引线”,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港口生产效率,同时在港口、客户、政府监管部门间搭建起一个“智慧口岸”平台,推动了大连口岸向智慧化方向迅速迈进。
同时,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应用,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在大连港的物流链上。大连港“智慧港口”建设已开足马力。仅2015年,就有油品码头安全及应急管理、客运生产综合管理、企业协同办公系统、“壹港通”港航社区、“箱管家”口岸智能箱管等众多系统上线运营。
在聚合全港IT资源,实现公司管理职能、发展规划、品牌塑造、市场营销、窗口服务“五统一”的同时,DPN正在全力推动大连港由“综合功能齐全的港口”逐步向“智慧港口”迈进,助力大连港开展陆海统筹物流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式,沿线上线下融入“一带一路”,并将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大连港新的竞争优势。